当前位置:主页 > 品牌演艺 > 非物质文化 >

中国四大名绣之粤绣:逐渐消逝的美丽

时间:2020-06-02 | 栏目:非物质文化 | 点击:

中国刺绣历史悠久、巧夺天工,
各大种类刺绣百花齐放。
其中以苏绣、湘绣、蜀绣以及粤绣最负盛名,
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唐代苏颚《杜阳杂编》中就已有南海少女卢眉娘“工巧无比,能于尺绢绣《法华经》七卷”的记载。 至宋代广绣工艺日臻成熟。清光绪年间,广东省成立工艺局,设缤华艺术学校传授刺绣等工艺。民国初年,广绣业出现了专业分工,名师辈出。

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工艺自成一家。它针法多变,针步均匀,能巧妙运用针法丝理表现物像的肌理;题材广泛,色彩丰富,注重光和影的和谐运用;不仅讲究刺绣的针法技术,更加注重绣品的艺术效果,讲求“功”为“艺”用,对绣品的艺术效果十分重视。 

清晚期粤绣:百鸟图镜心

到了明末清初,
粤绣发展逐渐形成特色,
据《存绣堂丝绣录》
及《纂组英华》等书记载粤绣:
“铺针细于毫芒,
下笔不忘规矩,
其法用马尾于轮廓处施以缀绣,
且每一图上必绣有所谓间道风的飞白花纹,
所以成品花纹自然工整”。
它的针步短,色彩浓艳,
花纹生动写实,栩栩如生。

 

潮州编织的刺绣一直是朝廷贡品,

如今也是国家领导人赠送海外友人的上等佳作。

潮绣曾亮相1915年的巴拿马赛会及1923年的伦敦赛会上,

获得极高的评价和称赞。

由于各种原因,

曾经辉煌的粤绣日渐式微,

后继乏人,被称为“逐渐消逝的美丽”

以至于现代精品极少,

工艺精深的绣娘则更少,

粤绣几成“绝艺”。

清中期粤绣:百鸟朝凤花蝶如意纹敞衣

粤绣题材相当广泛,
其中以龙、凤、牡丹,
百鸟朝凤、南国佳果(如荔枝),
孔雀、鹦鹉、博古等传统题材为主。
针法更是复杂丰富,
有基础针法、辅助针法、象形针法3大类,
直针、续针、捆咬针等45种

 

粤绣双面绣 三希堂古花鸟

粤绣双面绣,
宛如一幅生动形象的早春画卷:
三月仲春远山踏青,
青梅如豆柳如眉,
日长蝴蝶飞。
桃红李白岸柳青,
百鸟千花醉。

 

令人叹为观止的双面绣技艺,

绣制难度极高。

虽然同样是穿针引线,

但要求在一次操作中,

完成双面一样的效果。

需要把丝线劈成1/16甚至1/32,

然后用稀针逐步加色的方法,

使正反两面形象色彩及针迸排列完全一样,

一丝也不能疏忽。

 

 粤绣中凝聚着历代艺人的天才与智慧,从艺术风格到创作思维都充满了岭南特色,其成长历程与岭南文化发展的轨迹紧密叠合在一起。黄洪、许练成、余德、黄妹、陈荷影等都是具有影响力的粤绣传承人。现在随着老艺人的逝世,一些粤绣绝活已经逐渐失传,粤绣迫切需要年轻的传承人。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迅猛进步的今天,依靠手工技艺出奇制胜的粤绣受到机绣、电脑绣的严重冲击,市场萎缩,生存困难,迫切需要扶持和保护。 

手工粤绣所需耗费的时间精力,

是机绣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每一处的美丽皆匠人匠心造就。

粤绣虽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因后继乏人,

这门古老工艺依然濒临失传。

愿更多的人能关注到粤绣,

关注到那些还在坚守的绣工,

共同守护这无与伦比的美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