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动态 > 行业动态 >

文化复兴,为乡村振兴找魂!

时间:2020-06-19 | 栏目:行业动态 | 点击: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文化振兴是很重要的一个支撑系,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铸魂工程。新时期下农村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境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发展。
 
 
 
 

一、乡村文化有哪些特征?

 

 

乡村文化是乡民在生产生活中经人文教化而成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是乡民的处事原则、人生理想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模式,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
乡村文化是与城市文化相对而存在的。相对于城市文化的繁华狂躁、复杂多变,乡村文化则是简朴与温情,它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乡村文化是乡村特定人群认同的东西,必然与特定乡村的历史产生关联,必然在乡村的土壤里生长。乡村文化是传统农耕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方特色气息的结合,与借鉴与移植的现代城市文化具有完全不同的渊源,是“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

 

“三味”乡村文化

 

 

 

二、乡村文化有哪些表现形式?

 

 

我国乡村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也多姿多彩,它牢牢附在乡村的各种器物和村民活动之中,乡村的万事万物皆文化。

 

1
乡村自然风貌的文化
乡村文化首先表现在乡村的自然风物上,如乡村山、水的形成、名字以及各种传说故事;乡村古树、老屋、风雨桥、茶亭、祠堂、庙宇的历史故事等等,都是乡村文化的承载者。

 

2
乡村人物的文化
乡村人物是乡村文化的直接承载者。如有关乡村村民祖先的传说故事;有关乡村先贤的故事;有关本族人来源的传说等。特别是乡村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更是乡村文化的寄托。

 

3
乡村器物的文化
乡村器物是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对象,但都寄托着乡村文化的意义。如乡村村民喂养的猪、牛、羊、鸡、鸭、鹅;种植的稻谷、红薯、玉米等;使用的风车、水车、蓑衣、斗笠、犁、耙、锄头等工具;以及使用的竹器、木器等家具,都具有乡村独有的文化特征和内涵。

 

 

4
乡村信仰和娱乐的文化
不同乡村有不同的禁忌,他们信仰不同的神,开展不同的民间文娱活动,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凝结。如乡村的禁忌、迷信、信仰的菩萨、祭拜的土地神等;如乡村方言、山歌、号子、民歌、杂耍等文娱活动等。其背后有着深厚的乡村文化内涵。

 

5
乡村礼仪规矩的文化
乡村约定俗成的一些内部礼仪和规矩,都有乡村文化的渊源。如乡村的乡规民约、乡村人情往来的礼节、乡村耕作制度、乡村婚嫁丧葬的礼仪等。

 

6
乡村民间活动的文化
乡村的某些民间活动,是浓郁的乡村文化的凝结。如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活动;以及打醮求雨、寺庙开光、死人做法事等宗教活动,都蕴含着乡村深厚的文化因素,展现了乡土文化独特的意义。

7
乡村道德伦理的文化
乡村道德伦理凝聚在村民的日常道德意识和行为中,也是乡村文化的一种表现。如重农扬农、尊祖尚礼、邻里和睦、勤俭持家、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等。

 

三、现阶段我国乡村文化的困境

 

 

1
乡村文化主体缺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日益崛起,新兴城市的蓬勃发展,这些严重冲击着封闭、落后的乡村文明,对农民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越来越多的农民喜欢进城打工,甚至定居城市。因为在城市就业机会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甚至可以改变身份地位,因此农村出现“空城”现象也是见怪不怪。“村民离土”的后果就是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和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为社会特有的现象,从而导致乡村走向衰落,乡村文化后继无人,乡村文化发展面临困境。

 

2
 对文化产业不够重视
 
农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长期以来,我们更注重农民的物质条件的改善,忽视了农民的文化需求,导致乡村文化建设跟不上经济政治建设的脚步,所以乡村的文化产业也发展较为缓慢。
 
① 乡村文化产品单一:农业中的精神文化因素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呈现。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外观包装等应有的服务尚未完全实现。文化产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还有待加强,乡村文化产业的内在价值并没有完全实现。
 
② 文化市场还未健全:目前,政府已经在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建设中发挥了各项职能,发挥了引领作用,相比之下,市场发挥的作用却微乎其微,乡村文化无论是从内容的创新上,还是服务质量的提升上都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乡村文化还没有与生态农业、健康休闲等现代化需求实现有效的融合对接,以文化为主的相关服务行业还没有被挖掘。
 
③ 文化产业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链。虽然我国的乡村文化产业正在上升期,但综合实力偏低。有的文化产业仍以手工业生产为主,市场占有率不高,分布位置也较为分散,无法形成集约化生产,无法形成品牌效应,无法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导致乡村文化产业的影响力仅仅局限在某一地区。
 
3
乡村文化的价值观念受损

 

 现代文化及观念的入侵影响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① 部分农民的精神信仰发生转变:在技术迅速发展和乡村传统逐渐没落的背景下,部分农民只追求看得见的、短时的利益,忽略了内心精神世界的建设。
 
② 在西方拜金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下,部分农民被金钱蒙蔽了双眼,逐渐忘记了善良宽容、诚信朴实的传统美德。
 
③ 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受到挑战。部分农民对成功的定义,对是非对错、善恶曲直的判断走向多元化,内在的道德文化基因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逐渐消退。

 

 

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怎样的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不仅起到“孕育者”的作用,还能够发挥“守护者”的作用。因此,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力量“凝聚枢”和发展“风向标”,无疑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
 
 
01
需要具有现代性的乡村文化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文化必须具有现代精神,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形成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源源动力。因此,必须通过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文化自觉意识,在文化创新中凸显乡村文化个性。乡村文化的现代化性,不是简单机械的城市化。它既要借鉴现代工业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先进性,又要维护乡村文化独立的价值,维护、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使之与现代农业相匹配,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相适应。

 

 
02
需要有独特性的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特色,乡村文化的价值所在也是其特色。因此,支撑乡村振兴的乡村文化,一定要结合乡村的传统禀赋、资源特点,结合乡村的山水人文,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要有特色,就需要有点小“土”,让农民喜欢,使市民稀罕。如一些近距离、参与式的乡村歌舞,尽管场地小甚至音不准、曲不全,但这些“土乐”“土舞”,来源于村民的生活,参与感强,能够引起村民共鸣,引发市民的稀奇。

 

 
03
需要有正能量的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不全是精华,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文化。有些乡村文化催人振奋,有些也让人消沉。我们要保留好的乡村文化,摒弃坏的乡村文化。因此,当前我们需要对乡村振兴有正能量的乡村文化。有正能量的乡村文化符合时代潮流与社会发展需要,是尊重乡村的实际与本土资源、结合时代需求和遵循农民主体性的乡村文化。有正能量,乡村文化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

 

 
04
 需要能够承载乡愁的乡村文化
 

人们对乡村某一个人的怀念,对乡村一山一水的记忆,对一段童年喜怒哀乐的图画,都可以勾起浓郁的乡愁。因此,乡愁是一句地方土话,乡愁是一位老乡;乡愁也是一点小伤感,是一丝小牵挂,是一缕小回忆;乡愁还是一道土菜,是一杯土酒……传统乡愁是本乡人的愁,现代乡愁是城乡居民共同的愁,因而我们需要加大乡村文化的开放性,拓展乡村文化的多功能,建设能够牵动城乡居民乡愁的乡村文化。

 

五、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有哪些要求?

 

 

乡村文化与乡村物质不一定同步,但乡村文化需要物质基础,乡村物质必须要乡村文化支撑。乡村文化振兴不是简单的文化设施建设,也不是城市文化的移植与复制,而是乡村本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做到如下四个结合:
1
 文化创新与本土特色发展紧密结合
 

乡村文化振兴要结合本土资源、切合农民的主体需求,发扬乡村文化的“乡气”,突出乡村文化的“土气”,凸显乡村文化的地方味,坚守乡村文化的本土特色去发展和创新,不管乡村文化如何发展,本土的根不能丢。乡村文化不一定要高大上,但是乡村文化必须有本土情怀。

2
文化借鉴与继承传统紧密结合
 
乡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重要“原料”,乡村文化振兴要借鉴现代文化的优良品质,但必须与农耕文明和乡村自身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面对强势的“现代”城市文化,要珍惜祖辈传下来的传统农耕文化,找回往日的自信和自尊,坚守乡村文化的精神家园。乡村文化要成为安顿农民灵魂、安放有五千年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灵魂的精神家园,就不能抹杀农耕传统文化,不能丢了“乡愁”。
3
文化保护与开发开放紧密结合
 
乡村文化不仅要保护,而且要发展要开发开放,要让乡村文化在大开发中闪光,在开放交流中释放其巨大的价值。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村文化热”,乡村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争先前往的旅游地,乡村文化释放了价值。但是,有些乡村文化保护与开发没有紧密结合,有的经过开发,把乡村文化破坏了;有的保护了乡村文化,但没有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如当前的乡村文化旅游,有的引进一些同质的项目,把乡村独特的传统文化都破坏了,得不偿失。
4
 文化内涵建设与设施建设紧密结合
 
文化建设需要文化设施配套,但文化设施不能代替文化内涵建设。当前,有些地方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大搞形式主义,只重视文化设施建设,搞一些看得见的形象工程,不注重文化内容建设。要把文化设施建设与文化内容建设贯通起来,充分汲取乡土文化营养,既做好文化设施建设,又不断创新乡村文化内容,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最大限度缩短乡村文化与农民心灵的距离,充分激发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筑牢乡村文化的振兴之基。

 

总之,乡村文化以其特有的存在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操守和行为方式。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