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乡土文化 > 乡土文化 >

乡土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2-04-16 | 栏目:乡土文化 | 点击:

朱启臻
最近,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把“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农民主体、多方参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特色发展”作为基本原则,并提出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乡村文化业态丰富发展,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乡土艺术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首先,乡土艺术根植于乡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最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具有最广泛的生命力。其次,乡土艺术是乡村生产与农民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与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的密切相关,融为一体。可以说,繁荣和振兴乡土艺术,是实现振兴乡村的主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之一。
深入挖掘传承乡土文化,促进乡土文化繁荣,用乡土文化凝聚广大农民,重振乡村精神,增强农民自豪感,重新树立农民的文化信仰,是乡村振兴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近年来,各地创造了十分丰富的乡土艺术振兴乡村的经验,有的发展成特色产业,如编织、酿造、地方美食,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有的促进了乡风文明,如弘扬优秀家规、家训,促进良好家风的形成,繁荣地方戏曲,培育乡土文化人才,促进乡风文明;通过风俗、礼仪、服饰、村容风貌等,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乡村景观,是乡村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培养人们的乡土情感、成就感、归属感有自豪感的重要载体。乡土文化具有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重要价值。通过乡土艺术振兴乡村,我们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第一,充分认识乡村作为乡土艺术载体的重要意义,处理好乡村保护与乡土文化发展的关系。丰富的乡土艺术存在于乡土社会中,村落形态、特色民居及其排列方式、院落、街道、祠堂等公共空间是乡土艺术的空间载体;乡村居民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是乡土艺术存在的社会环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村落的空间结构,其社会结构、文化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乡村不存在了,乡土艺术也会荡然无存。要繁荣乡土艺术,必须从保护好村落开始,认识村落的文化传承价值。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特别强调要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要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保护好特色民族村寨。为乡村保护提供了政策保障。乡土艺术发展不能脱离乡村环境,否则乡土艺术就难以活态存在。因此,乡土艺术振兴乡村,要从保护乡村开始。
第二,深入挖掘乡土艺术的综合价值,丰富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乡土艺术是为适应老百姓生产生活而存在和发展的,实用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乡土艺术渗透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乡土艺术赋予农产品文化内涵,是以文旅农融合发展为特征的重要产业发展内容。农产品品牌塑造需要乡土艺术赋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土艺术是最具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文化要素。同时乡土艺术也是淳化民风、教化村民的重要途径,剪纸、对联、年画、民间故事、地方戏曲等都被认为是喜闻乐见的教化途径。要重视乡土艺术的育人价值,使之在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
第三,乡土艺术发展要与时俱进,让村民享受现代化成果。保护和传承乡土艺术不是固守传统,更不是回到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是要汲取传统乡土艺术中的优秀成分,与时俱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有不少乡土艺术家在乡村振兴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有些项目存在机械复古的现象,认为越古老、越原始的东西越好,甚至拒绝现代化,结果是不能满足老百姓对现代生活的追求,而受到冷落。乡土艺术只有融入现代文化体系中才能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因此,采用“老瓶装新酒”、“新瓶装老酒”的理念,可以很好的融合乡土艺术和现代文化。最近在乡村调研发现,老百姓的民居现代化了,村落整洁了,很多村民建起了别墅。与此同时,剪纸、对联、年画等乡土艺术品的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乡村的木匠、瓦匠、石匠、篾匠等乡土艺术创作者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乡土艺术品装饰自己的环境。乡土艺术正在成为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元素,乡土艺术是振兴乡村最富有文化体验感的有效途径。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农民研究所 教授、名誉所长;中国乡土艺术协会顾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