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乡土文化 > 乡土杂志 >

乡土文化——春节, 中华儿女追求团圆美满的节日

时间:2020-06-16 | 栏目:乡土杂志 | 点击:

● 中国年与春节在时代发展中为何会合二为一?

● 为何说立春节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春节?

● 传统年是“岁尾节”吗?传统春节是“岁首节”吗?

● 传统年和春节是一回事儿吗?

● 如何看待年味儿的变迁?

前 言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是炎黄子孙全年中最重要的民间节日,它代表着中华儿女追求团圆、吉祥、美满的生活诉求,它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从此,预示着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

提起春节人们自然会想到过大年。那么,传统过年和春节是一回事儿吗?过年前为何先要过小年?过年有哪些主要习俗?如何看待年味儿的变迁?

今儿小编就与大家一起聊聊这些话题“日日月月俗相近,岁岁年年味相异,世世代代情相连”。提起春节,人们自然会与大年同日而语,视为一体。但实际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但现代意义上的春节又是一个年轻的节日。
大年与春节在时代发展中合二为一
传统意义上年是年,春节是春节。这主要是随着时代发展,纪年历法的变革所致。我们先看看传统意义上的年:
中国人很早以前就有过年习俗,但对于传统农历年的理解,史学民俗界也不完全一致。
据史料记载,“过年”起源于我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从甲骨文的“年”字看,是一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就是“年成”“收成”之意。据现代历史学家黄现璠在其《古书解读初探》一书中说道,“必先有禾之种植,而后有年字之发生,年生于禾,非禾生于年。”东汉时《说文解字》也说,“年,谷孰也。” 南宋时《尚书正义》引述孙炎也说,“年,取禾谷一熟也。”可见,从“年”字起源,我们可以看出,最早的“年”的产生与农耕生活密切相关,这或与中国是传统农业国家有关。“年”字起源,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最早的年不是“岁首节”,而是“岁尾节”,也就是民间岁尾庆贺丰收、祈祷祭神祭祖活动而发展起来的民间节俗,这也许是最初的“年”节。从此,也就有了起初日期并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后规定过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过年”等历史说法。
到了汉武帝时开始推行“太初历”,才有了正式统一确定在正月初一过“年”节俗。当然,随着时代发展,从殷商至清朝,“过年”又有“元辰”“岁朝”“元日”等多个不同民间称谓。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在汉族民间推行遇阻,民间延续下来仍以阴历正月初一为“过年”,一直到现在。
不过,也有人认为,“年”的概念,最初来自上古历法,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于是,认为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时间总称,后来引申为年节的简称。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与“年”字的产生似乎并无直接关系。如果按照地球绕太阳一周说,只能是汉武帝开始实行“太初历”后发展而来的节俗了。到底是先有“年”的称谓或习俗,还是先有“年”字的诞生,这或许是找到年产生的依据,但似乎也无法确切考证。
我们再看看春节。如果传统的年是“岁尾节”,那么传统的春节就是“岁首节”了。

 
上古时代,我国已有干支历法及岁时雏形。文献《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均有记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就是说,上古时代以天象的空间变化来标示一年四季时间变化,当北斗的斗柄指向寅(东北)时为立春节点,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干支历年长为一回归年,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一节一气为一月,一年就是一个回归年,一共十二个月。相对阴历来说,它能稳定而准确地反映出我国中原地区一年四季的气候和物候变化。由此可见,春节来历自然与二十四节气有关,即春天之节日,简称“春节”。这与民间所讲的立春为“春节”、立夏为“夏节”(也有说端午节为“夏节”)、中秋节为“秋节”、冬至为“冬节”也就相辅相成了。也就是说,以前的立春和春节是一回事儿。
那么,为何现在的春节和过年合二为一了呢?其实,也是百年的事儿。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为“顺农时”“便统计”,初步决定使用公历纪年。1914年,民国内务部研究出一套节日改革方案呈交给袁世凯审批。便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阳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也称“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世界各国通用的公历。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年前后,因此正式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这就有了现在意义上的春节,春节终于随着时代发展开始定型了,这也就是传承中的创新。今天,我们所讲的年节,也就是指春节了,它成为了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俗的延续让春节富有内涵
从古至今,中国人把过年当做大事,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形成了有一定规律和过年内容的过年习俗。在我国北方,一般腊月二十三日是小年(因我国疆域广、民族多、风俗也有差异,对小年理解及过小年日期也不同,存在二十三、二十四之说)。有首民谣如下写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要上天”。这是一首在我国北方地区广为流传的《糖瓜祭灶》民谣,它不仅告诉人们要过年了,也意味着要为大年做筹备了。过小年的意义其实就是预示要过年了要开始为大年备年货了。
为了一年一度的过年喜庆吉祥与欢乐,家家户户在节前十天左右置办年货,置办必备的生活日用品以及祈福避邪等用品,迎接新年到来。年货中,往往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等饮食日用品,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过年新衣新帽,还要准备好家谱、鞭炮、香蜡、灶爷像等祈福避邪品。
在过去,一般新年前的腊月有年货大集。年货大集卖品丰富多彩,有香蜡、纸码、鞭炮、年画、红纸、白糖、烟茶、糖果、佐料等。备年货是让过年时有一种从头再来的感觉,买新衣、买新鞋、吃大餐、买年画、买春联、买窗花等都是年货必备。而今,随着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融合,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农历腊月三十开始过大年,但在四川、贵州等部分地区也有腊月三十过小年、正月十五过大年习俗。传统中的山西腊八后就忙准备过年了,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胡打扫日;陕西一进腊月就忙压糕面、磨豆腐、蒸黄馍等。据悉,我国的客家人也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客家人过年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到正月十五,也就是说过年是从传统的过“小年”开始,祭灶时,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并开始备年货、除旧迎新了。
到了年三十,我国北方一些地方三十上午开始贴春联;下午上坟祭奠先人请诸先人回家过年,民间叫“请家堂”,到送年那天早饭后送先人归位也叫“送家堂”。
年三十晚上,也就是说除夕之夜,民间有守岁习俗,俗名熬年。家家呼呼点亮天灯,吃年夜饭,有的要吃到深夜。凌晨(现在一般是过零点)开始放鞭炮、吃饺子。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宋代诗人苏轼《守岁》中写道,“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民俗是具有时代性的,过年习俗也在时代发展中被赋予了许多新的时代内涵。譬如,除夕之夜守岁习俗,在传承创新中得以发展。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年夜饭和吃水饺习俗,又衍生出“看春晚”的新习俗。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身居何地,华夏儿女有着同一个节日、同一个心愿,有着属于亿万龙的传人同一个节日,有着属于亿万中华儿女同一台春晚。“春晚”已成为除夕夜守岁的新习俗,适应了现代人对文明生活之追求。每年除夕之夜,全国数亿热心观众都会守在电视机前,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传统大年初一,男人们在凌晨四点左右就把全家人喊起来,穿上新衣服,祭天祭神后,开始拜年。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拜天地、拜祖宗、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也有的地方初一拜本家、初二拜舅家、初三开始拜亲访友……等各种礼仪讲究,按传统可以直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当然各地风俗不同,也有回娘家、破五、压岁等习俗,不同地区也有许多过年禁忌。

我国许多地方过年还有逛庙会习俗。譬如,过年的北京,庙会是最富有特色的京城民俗活动,所以,有人说,过年“北京是庙会的天下”。

北京庙会数量多、种类全、特色亮、持续久。旧时北京,有庙宇必有庙会。那时,北京的庙会数量可谓举不胜举。白塔寺、白云观、报国寺、隆福寺、碧霞元君庙、财神庙、崇元观、大观园、厂甸、大钟寺、地坛、东岳庙、都城隍庙、黑寺、红螺寺、护国寺、神庙、黄寺、火神庙、极乐林、精忠庙、九天宫、莲花池、龙泉寺、龙潭湖、吕祖阁、妙峰山、南药王庙、蟠桃宫、前门关帝庙、三忠祠、善果寺、十里河关帝庙、太阳宫、天仙宫、铁塔寺、土地庙、万寿寺、卧佛寺、五显财神庙、药王庙、雍和宫、灶君庙等等,尽显京城庙会文化的多姿风采。在众多庙会中,惟有厂甸庙会不以庙为名。老北京的庙会文化有三大类别组成。一是祭祀和祈福。祭祀“三皇、伏羲、女娲”等祖先或英雄,祭祀“道教、佛教”等神灵,另外,就是祈安、祈子和求富。二是观看表演活动。主要有戏曲、杂耍和民间艺术。三是购物和饱尝嘴福。

时代在变化,春节发展到今天,中国年已演绎成为系列化大节日。大节中有小节,各节紧密相连,各有不同习俗的漫长的过节过程。在民间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扫尘、迎除夕、守岁、春节、送年…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年才算忙完。

中国年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愿,强化了对家庭的归属感和对民族的认同感。但无论过年形式上怎么变化,追求“吉祥、平安、喜庆、团圆”的节日主题、享受亲情的本质都不会改变。今日的过年,就像我们小时候手中把玩的那块橡皮泥,只要想象力够丰富,你可以把它变成任何你喜欢的样子以发展理念看年俗的时代性凡有华人的地方,就必定有春节,它的符号意义早已超过了现实意义。记忆中的年俗年味儿也只是种形式。而今人们对文化需求、生活需求已发生根本变化,切莫一味儿守护在过去字眼里忆旧。今儿社会,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对年味儿理解和需求。

一种民间节俗的形成发展,都自然而然地带有这个时代劳动生活或社会发展的影子。当一个时代变革,自然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新旧习俗碰撞变革,一些旧俗消失日也将是新俗诞生时。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曾经束缚中华民族崛起发展的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被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所替代,中华民族由此走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腾飞发展的新时代。在创新发展的今天,对待民俗文化,我们科学的态度就是学会“扬弃”,“兼容并举、传承精华、破旧立新”。

从当今社会发展角度看,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文明的发展,节日里尤其是春节期间,类似燃放烟花爆竹等过年旧俗,很难融入这个时代的理念与科技的发展需求,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社会生产、生活健康以及人文化环境的综合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学会对传统习俗进行鉴别从而做出“扬弃”。但这些旧俗的消失并不等于年味儿淡了。

面对不少人抱怨的“年味儿变淡”时,我们不妨创新过年形式,来个“新过年”。春节是个真正悠长假期,让人在忙碌喜悦中感到年的到来,在琐碎却温暖习俗里传递脉脉温情。众口难调很正常,不必去拘泥于过去的年味儿,可以发挥想象,赋予年味儿新的内涵,以现代观来“新过年”。譬如,喜欢传统年的人,可以逛庙会,或者找一户农家小住,和主人一起贴春联、打年糕、磨豆腐,过一个地地道道的传统农家年。喜欢旅游的人,也可以一家人利用假日旅游过年……总之,在承载不变的“吉祥、平安、喜庆、团圆”的过年内涵和主题下,以各种过年形式将亲情乡情全都融合其中。

中央多次明确指出,要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因此,新年俗是需要培育的,我们要培育弘扬那些带有进步意义、文明意义的民俗。而对于那些适合中华民族团结和谐、适合时代发展变革的传统习俗也要伴随着时代进步和文明发展需要延续或与新习俗兼容并举。
实际上,我国的节日习俗一直处在以不变应万变的发展中。不变的是春节追求“吉祥、平安、喜庆、团圆”的节日主题,而变化的是让春节文化永远跟上时代的发展节奏。春节就像我们小时候手中把玩的那块橡皮泥,只要想象力够丰富,你可以把它捏成任何你喜欢的形式。“我用我的方式过年”,是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过年的意识变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