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乡土文化 > 乡土文化 >

【节俗景全】 小暑、大暑与“半年节”狂欢

时间:2022-07-07 | 栏目:乡土文化 | 点击:

       小暑、大暑,炎炎夏日,庄稼在疯长,避暑的人们也耐不住寂寞,于是干支历六月呈现出中国民间“半年节”狂欢气氛。清代有一首佚名诗说得好:“六月家家作半年,红团糖馅大于钱;娇儿痴女频欢乐,金鼓叮鼕嚷暑天。”暑期时当半年,过个“半年节”也没啥稀奇,但稀奇的是这个节还说不定是哪一天,六月初一?抑或六月十五?就连名称也有不同。看来人们在乎的不是哪一天,也不是叫什么节,关键是找个狂欢的理由。

       “六月六,看谷秀。”小暑节气是干支历午月(五月)的结束以及未月(六月)的起始,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逸周书》有云:“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唐人张守节说:“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小暑、大暑加起来共一个月,分为头伏、中伏、末伏,统称为“三伏天”。民谚有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常出现雷雨天气的节气。这个时候,高温酷热,气温能量足;雷雨频繁,雨水滋润足,如果肥料再及时上足,眼见得田野禾苗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雨打半年节,秋粮喜丰收“半年节”的重要活动是祈雨。小暑、大暑期间,民间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五天不下小旱,十天不下大旱”“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六月初一洒一丢,白面馒头撑死狗”之说。福建、台湾等地过节时,家家用红麴、米粉做成“半年丸”,祀神祭祖后全家聚食,以祈求风调雨顺、事事如意。
      “收新麦,摊面菜,敬天神,接新人就和过大年一样,讲究包饺子、放鞭炮、看大戏,既隆重又喜庆。北方夏收的小麦已经磨成新面,人们用新面蒸馒头、包饺子,一边“过小年”、一边庆丰收,在山东等一些地区又称“新麦节”“小年”。面菜是雄县地区独有的一种美味民俗食品,可与中秋节的月饼、春节的饺子相媲美。摊面菜过“半年节”是雄县地区传统风俗习惯,无论蘸酱、裹着黄瓜丝、土豆丝卷成卷吃,还是改刀切成卷、菱形块后炒着吃、烧上热汤吃,都十分美味可口。
      “六月六,吃闺女一刀肉“过小年”或过“半年节”,农民不用下地干活,号称“挂锄”,而要走亲访友。传统习惯一些商号也会放假一天,老板们摆上酒席宴请员工。出嫁的闺女可以回娘家,与娘家人团聚几天,等六月六再回到婆家,这也是常说的“六月六,请姑姑”“六月六,挂锄钩,请完大姑请小姑。”许多地方还有“六月六,吃闺女一刀肉”的说法。河北省馆陶一带一般老人不过生日,但六十六岁这一年是要过的,而且选在六月初六办宴席。这一天,闺女要从婆家带“一刀肉”(必须是一刀割下来的五花肉)孝敬爹娘。
      “六月六,家家晒红绿关于“半年节”,中国各地各民族还有“洗晒节”“晾经节”“虫王节”“洗象日”“伏羊节”“天贶节”“禾苗节”等名称,民俗内容丰富多样,整理、晾晒物品是其中重要内容。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云:“六月六日,晒鸾驾。民间亦晒其衣物,老儒破书,贫女敝缊,反覆勤日光,晡乃收。”清代书画家潘弈隽诗《六月六晒书》开头两句是:“三伏乘朝爽,闲庭散旧编。”民间也有“六月六,晒龙衣,雨打龙衣不收米”“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等俗语谚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