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乡土文化 > 乡土文化 >

【节俗景全】 立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时间:2022-08-07 | 栏目:乡土文化 | 点击: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这是南宋人刘翰《立秋》诗。立秋,秋季第一个节气。从这天起,传统意义上的秋天开始了。秋季从立秋起至立冬前结束。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的风来了。民谚有语:“立了秋,便把扇子丢。”立秋节气到了,很多人较为关注的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如果是早立秋,立秋到了后很快就不热了。而如果是晚立秋,即便是立秋到了,依然还会很热。据二十四节气排序,立秋后有“处暑”节气。“处暑”即出暑,立秋期间时节尚未出暑。二候白露生。“白露”并不是指白露节气的露水,而是初秋时节的薄雾蒙蒙。此时的雾气,常被称为颇具诗意的“霭”。三候寒蝉鸣。若断若续的寒蝉声,预示着暑气消退,展现出秋之凄美,令人恻隐和怜惜。
立秋风俗多。《礼记·月令》记载,周天子在立秋之日会举行盛大的迎秋仪式。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西南方,西方属白,所以周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着白衣、佩白玉到西郊迎接秋气。唐宋时期,官方仍沿袭着太史官报秋,于西郊祭祀五帝的礼制。民间也有祭祀土地神、啃秋瓜、贴秋膘、晒秋等习俗。
立秋谷渐熟。农谚曰:“立秋十天遍地黄”,“立秋十八天,寸草结籽”。另有说法:“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管子》所说:“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立秋是由阳盛逐渐向阴盛的转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在开花结实,大豆在结荚,玉米在吐丝,棉花在结铃,薯块在迅速膨大……
立秋重养生。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之后,“秋老虎”肆虐,往往使人极易产生倦怠、乏力之感。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可根据需要适当进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定时定量、润燥强体,应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相关文章